國內外研究顯示,自我探索,才是青春期最重要的關鍵課程,自我探索成功與否,攸關未來人生的滿意度。面對現今的教育趨勢,青春期孩子面臨比考試更重要的目標:自我探索。全世界的研究都支持:青春期的自我探索成功與否,是人生滿意的關鍵。 光是學習知識,已不足以應付充滿變動的世界。我們的下一代需要應用知識、甚至是創造知識的能力,而且必需要自學自習、自主選擇。對孩子來說,打好基礎和真正掌握學習方法遠比學習成績更重要。無論孩子對父母如何依賴,進入大學或進入社會後,他們都必需為自己負責,決定所學的科系、想從事的工作……因為每一天面臨的都是選擇,他們最需要的是獨立自主、責任心、選擇和判斷的能力。 一個孩子如果長大了還只會背誦知識,被動地服從別人,或等着別人幫他做決定,那他在進入社會後,就算不失敗,也不會被人們重視的。孩子若要在社會裡生存、競爭並取得成功,必須擁有自主選擇的能力。而功文便是藉由讓孩子超越學年,進而獲得自學自習的能力,來建立孩子面對未來的競爭力與自主選擇能力。 功文透過因材施教、恰恰好的學習, 讓孩子超越學習,進而自學自習 超越學年,是功文式教育很重要的價值與特點。我們希望孩子在小學、國中階段超越學年,儘早學習高中以上的內容,讓其具備足夠的學力,如此,孩子會更加有自信,相信自己能以自學自習不斷往前進,而在學習全新內容的過程中,也會培養起挑戰的精神和上進心。 為什麼功文式教育希望孩子超越學年學習?因為國高中課程不但難度加深,也需要孩子同時調動多種能力才能處理好課業上的問題,只讓孩子做與學校課程相同的學習顯然是不夠的。由於功文式教育重視基礎學力的培養,透過細微、小階段的教材,逐步引導、建立自學自習的態度、能力,自然而然超越學年,先儲存國英數三科學力,便能讓孩子擁有餘力發展興趣、探索自己。 我們為孩子設定目標和計畫,從最適合孩子的學習起點開始,讓每一位走進輔導室的孩子做學力診斷測驗,老師根據測驗結果,除了了解孩子的能力,也並幫孩子訂定接下來三個月、半年、一年的學習計畫。 功文的編序性教材把學習課題分成許多小單元,再按其邏輯程序,做嚴密組織,循序誘導孩子完成學習。因為教材經過合乎邏輯的縝密編排,所以有助於孩子辨別能力與綜合能力的培養。 由於沒有老師講解,完全由自己閱讀、填寫、思考學會,孩子由被動的「被教」變成主動積極的「學習」,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。我們讓孩子確實去熟練的,都是精選過的教材內容,國英數三科都有其學習的核心內涵,考量孩子未來學習所需具備的能力:計算力、思考力、理解力、讀解力。當孩子超越學年學習到國、高中的教材後,就能以穩固的實力、能力,輕鬆自信的面對學校的學習,有餘力去學習更多的知識。 在學習過程中,功文式教育反覆練習求精熟,所謂精熟就是不僅熟練,且能活用,達到能夠舉一反三的程度,因此功文強調必要的複習,讓孩子能在腦中打下扎實的基礎,並且根深蒂固,能用已經學過的知識面對解決沒見過的問題。 孩子在每天學習過程中所養成的獨立思考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、挑戰力、持續力等,都是將來進入社會能夠帶得走的關鍵能力。藉由超越學年、自學自習的學習方法,孩子能對學習充滿熱情、不斷突破,不懼怕探索其他未知領域,且有自信心及足夠的專注力,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前進。  超越學年除了學力穩固, 學習態度、品格、自我管理也提升 目前幼大,從小在功文學習的王唯瑄,在學習過程中讓她建立了獨立思考、判斷的習慣,透過不斷反覆練習,奶奶發現唯瑄的專注思考力和主動學習力更加穩定,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。 因為國英皆超越許多學年,奠定了紮實的基礎能力,現在奶奶不僅看到她能力上的改變,如思考、閱讀和自我管理的能力,甚至是時間管理及學習目標的設定,都超越她現在這個年紀的水準。奶奶相信唯瑄已經為將來升小學的學校生活做好準備,課業和興趣皆可以穩定的發展。由此可知在功文的學習過程中培養起的信心、勇氣、獨立自理、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態度,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能力與無形的資產。 目前任教於國立新竹高工的數學老師姚念廷分享,本身是從幼稚園時期就加入學習功文的行列,因為在學習功文的過程中,不知不覺培養出許多在日後相當重要的特質與能力,像是:遇到瓶頸,不會輕易放棄,在寫教材的過程中養成挫折忍受力、專注力;在解決問題的過程,磨練了耐性、思考力;而從無數次解題的錯誤中,更讓他從失敗中去發現學習的盲點,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這些經驗,在後來的求學過程中及出社會後進入工作職場,都有很大的幫助。現在他除了會介紹學生去學習功文外,也會在課堂上調整教學的模式,讓孩子喜歡上課,進而引發他們的興趣。 透過功文式教育的學習,讓孩子超越學年,培養出自學自習的能力,足以去面對未來變遷的社會,具備競爭力,才是教育的本質。在孩子超越學年學習的過程中,一定會感受到孩子自學自習的能力。他們能累積挑戰新問題的信心,並逐漸能處理創造性的問題,而這樣的能力與經驗不只能在孩子的升學路上發揮作用,對於孩子必定會面對各種挑戰與難題的人生更是一項無形的財富。  580.jpg) 親子使用心得: 兄弟一開始試著用3種顏色以上的分數拼片拼成一個圓,完成了很多個「1」的組合,弟弟發現1個1/2的拼片和2個1/4的拼片可以互換就能多一種組合,有輔助孩子對約分的感覺,即2/4=1/2,哥哥學過分數所以向弟弟說:「你看1/3+1/6+1/2,這三個合在一起就是1」,具有異分母相加的概念,如左下圖。接續兩人擲骰子,顯示什麼顏色就只拿該顏色的拼片,看誰最快拼出1。 他們都有發現分母較小拼得較快,因為比較大片便於尋找拼入,弟弟還自動數數看1/9的拼片總共有9個,看看哥哥的拼盤1/8有8片,接下來擲到1/5,他就脫口而出說:「耶!我只要拿5片就完成了!」,如右下圖,透過遊戲方式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,即5/5=1,3/5<1 ,真的是很棒的教具。 教具特點 分數拼圖教具是以益智拼圖的方式,讓孩子透過各種分數拼片來拼成一個圓的過程中,思考要使用哪幾塊的分數拼片才可以恰恰好組合成1,從中培養出孩子對分數的基礎概念(分數大小比較、通分、約分、加法、減法等)。為了讓孩子更快建構起對分數的概念,教具所附的分數表能輔助其對分數「相同大小」的概念,藉此提升對分數的理解。 教具玩法 *對於初學分數的孩子,家長可手拿分數拼片念給孩子聽,讓孩子知道分子分母的正確念法。透過操作觀察各種分數拼片的大小,玩「比大小的遊戲」,孩子慢慢會發現分母的數字越大,拼片就越小。 *擲骰子後將符合骰子點數的分數拼片找出來,排入圓形拼盤中,拼出完整的1,並對照分數表判讀分數,例如:5/5、10/10。 *可當成積木來排列,創作出各種圖形。說明書內有各種範例拼法。例如:蝴蝶、車子、花...等。 *拼盤放中央,多位玩家輪流擲2個骰子,擇一骰子點數,將分數拼片排入拼盤,最快拼成「1」的就是贏家。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