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階段 B 主要內容 加法、減法(筆算) 相當學年 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
以在A教材所培養的加、減法心算能力為基礎,學習三位數以內的直式加、減法為目標,並培養加法、減法的筆算能力。
在教材中,印有「*」記號是表示新內容的導入或較難的題目。在這些地方,若孩子能自己解決問題,則表示孩子已經踏出自學自習的第一步,並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;若孩子在這些地方表現出困惑、不知所措,則需家長或老師加以引導。
當發現計算有錯誤時,孩子應先找出錯誤的地方,然後再訂正,而不是全部擦掉,重新算過。因為讓孩子找出錯誤的地方也是培養孩子觀察力、思考力的重要學習細節。
為了儲備進入C教材的乘法基礎,可讓孩子開始背誦九九乘法。
給家長的話 1. 進位部分錯誤很多的孩子,父母在實施家庭批改的時候,若能在原答案下方打上「( )」記號,讓孩子在( )內寫上正確的答案,則較能讓孩子比較及了解錯誤發生的原因。 2. 對於進位要做記號的孩子來說,要慢慢導正他即使不做記號,亦可計算的觀念。對於不做記號就會造成學習不順的孩子來說,則需較緩慢的調整其習慣,漸漸減少做記號的次數。 3. 有些孩子習慣從十位數開始書寫答案,如果寫得又快又正確,則讓他依如此習慣方法繼續學習是可以的﹔但如果完成速度快但錯誤率偏高,則必須指導孩子從個位數按部就班完成作答。 4. 對於借位要做記號的孩子來說,要指導他即使不做記號亦可計算的程度。對於不做記號就會造成學習不順的孩子而言,不宜強制調整孩子習慣,只需鼓勵孩子漸漸減少做記號的次數及降低孩子的依賴性即可。 5.教材 B51至B100號位以及B151至B200教材中的4、9號位(B54號位、B59號位、B64號位、B69號位……以此類推)為應用問題,訓練孩子的組織能力。許多孩子的計算能力好,卻缺乏將國字轉化為數學算式的能力,原因包括了孩子的語言能力及讀解力。對於年紀太小的孩子,父母可以在旁先念題目給孩子聽,幫助解題;然而最根本的學習方法仍以提升孩子的國語讀解能力為主。
|